当前位置



 

12月8-10日,2015年第二期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案例教学与写作培训会暨第二期全国MPA案例教学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和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会议邀请到了著名的国际案例教学专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毅伟商学院陈时奋教授作为主讲人。共有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贵州大学等全国108所MPA培养单位的14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张建明教授、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任增林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教授、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孙玉栋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李家福主持。

张建明教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人大MPA专业学位培养的历史、现状与成绩,梳理了本次会议的筹办背景,并充分肯定了公共管理学院在MPA发展历程中的所扮演的引领者的重要作用。

任增林副主任传达了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推动案例教学有关文件的精神,分析了我国案例教学的现状,肯定了MPA教育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示范作用。任增林副主任指出,在国家专项经费支持下,学位中心创建了中国专业学位教学案例中心,在学位中心和各专业学位教指委共同推进下,案例中心已初具规模,其中公共管理入库案例340多个。他阐明了本次培训研讨会的重要意义,并对今后案例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设想。

  

杨开峰院长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欢迎各位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到来。他认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最好的公共管理案例源,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能总结经验、分享问题,功在千秋。杨院长表示,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历来重视案例教学,并有信心继续将公共管理教育开展好、将案例教学推广好。

孙玉栋副秘书长强调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介绍了全国MPA教指委为推动案例教学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包括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组织了大规模的师资培训,尤其是案例教学的师资培训,惠及全国MPA培养单位的3000多位教师。孙副秘书长指出,本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推进全国MPA案例教学工作,提高案例教学质量,促进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师间的交流与应用,进一步提高MPA教学水平,规划案例教学的发展方向,并为全国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第二次入库评审活动做准备。他表示,在学位中心支持下,教指委将继续面向各培养单位教师广泛征集MPA教学案例,并提供案例共享服务,下一年度,我们将开展15期案例教学及案例编写师资培训工作,希望大家对教指委的工作保持积极关注和大力支持。 

  

在简短的开幕式之后,陈时奋教授带领大家走进了他的精彩的案例教学课堂。在12月8-9日两天的授课中,陈教授全程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将案例教学的逻辑巧妙而生动地融入培训课堂中,充分展示了案例教学的精髓和魅力。通过现场模拟案例教学情景,陈教授让大家深刻地体会到案例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势;阐述了案例开发、筛选与应用的具体方法;介绍了课堂大纲设计、课堂管理技巧和经验。 

  

12月10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杨开峰教授作了题为“公共管理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的报告,李超平教授、王宏伟副教授分别进行了案例教学的现场演示,现场气氛热烈,让人大开眼界。

本次案例教学培训课程安排紧凑、内容丰富,授课专家思维缜密,语言幽默,将深层次的理论通过鲜活的案例呈现,让与会教师对案例教学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案例写作有更加清晰的思路。综合此次研讨会四位授课专家讲授的主要思路和内容,MPA案例教学需要走好下面的关键五步。

一、从“知识获取”到“能力提升”――案例教学的目标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的法学院,法律执行的情境复杂,一个同样的法条无法适用所有案件,于是案例讨论成为训练法律人才的最佳方法。同样地,商业经营的情境复杂,一个同样的管理准则无法适用所有企业,于是案例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工商管理培训。而公共管理的情境更加复杂,单纯使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更难以训练学生公共管理实践技能。

案例教学对于提升能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学到知识后必须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案例教学就是这样一架桥梁,可以用丰富的案例建立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案例教学:情境+思考=知识,易于理解、接受、记忆及应用,学生学会了结合情境,通过思考去得到知识,掌握知识的运用,效果很好,但效率较差,仅涵盖一个知识点的一次案例教学往往就需要75分钟。传统授课效率高,教师几分钟就能把一个知识点讲清楚,但是效果往往很差,学生对于被灌输的知识点并没有很深刻的理解,也不能很好地去应用,甚至课后即忘。

案例教学效果好,但效率比较低,一次案例教学需要投入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有限的学时里,用案例教学传授不了几个知识点,如何取舍?这是我们很多老师深感困惑的问题。

对此,陈时奋教授耐心地进行了分析。在MPA教育中,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MPA教育不在于给学生传授了多少个知识点,而是在于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在复杂公共管理环境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MPA的教学要紧紧围绕提升学生能力来进行,每一种能力都应体现在每一门课程中,体现在每一次授课中,体现在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

 

二、从“单向灌输”到“双方共建”――案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我不在意我如何教,但关心学生如何学”;传统授课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我不关心学生如何学,只在意我如何教”。

案例教学中,教师的授课方式从传统的主动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课堂讨论。教师的作用很重要,其引导案例教学的功力会让课堂效果差异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从单纯地记忆答案转变为通过讨论形成观点和答案。

教师引导很重要,但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类似牧羊犬的角色。案例教学提供一个背景,将学生带入特定场域,学生在其中回应分析这个场域界定的问题,以及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教师不提供统一答案或者最佳答案,重要的是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通过思考自己得到结论,思考才是学习的本质,过程即结果。

三、从“看电影”到“演话剧”――案例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单向承接老师灌输的知识,类似于看电影。案例教学最好的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了在不同视角中的互动场景,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索,最终达成共识。这种学习过程类似于演话剧,学生充当演员而非观众。

传统单向的填鸭式教学基本上只是老师一个人(或教科书上)的观点,并且老师(教科书)的观点未必是正确的,即使最好的方案也未必能使所有人满意,并非所有问题都有一个解决方案。案例教学设置的场景给学生提供了站在多角色、不同立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的机会。

但是案例教学的应用要视课程而定。案例教学适用于问题导向的、具有实操性和策略性的、非明确定义的课程领域,而对于那些从理论观念和宏观制度出发的课程,案例教学应用起来会有难度。

 

四、从“包粽子”到“剥洋葱”――案例教学的组织

案例教学包括两个过程:案例的设计和案例的讲授。

案例设计的过程类似于包粽子的过程,首先要确定一个理论要点或者原理,然后将这个知识点埋进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中,再将这个故事放入一个丰富的背景之中。这个过程就类似于把红枣埋进糯米里、再包进层层粽叶中。因此要求教师在设计和编写案例时要坚持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要清楚在这个案例当中,想要学生探索哪些理论要点。

案例讲授的过程类似于剥洋葱的过程,学生进入精心设计的情景,在老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地分离情节,逐步掌握基本原理的过程就类似于一层一层剥开洋葱的过程,学生在每一个环节都能打开思路,既掌握了基本原理,也规范了学生的思考路径,潜移默化地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从“新手上路”到“驾轻就熟”――案例教学的技巧

1.课前准备

案例筛选的标准要以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为原则,筛选和开发与学生切身相关的案例,如从运动、游戏、互联网中寻找思路,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讨论。

案例教学课程之前必须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阅读准备,如阅读教科书、辅助教材和其他资料等,课上只讲案例。

基本设施:U型教室是最适合案例教学的场所,保证学生面前有名牌,便于教师点名。

2.课堂教学

案例教学要用板书引导。

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变化,教师必须和学生有眼神交流,让学生感觉到他们很特别。

案例讨论的小组人数控制在4-6人,要用表格的形式帮助学生反馈组内合作情况,避免搭便车的行为,同时排除优等生和差生合作后情绪无法排解的情况。

鼓励学生发言,对于那些从不发言的学生可以适当点名促使他们表达意见,要注意越早点名越好,防止他们准备的内容被发言积极的学生抢答,等轮到他们发言时已经无话可说。

教师应规范课堂发言秩序,发言前必须举手,学生按举手顺序发言,保证一次只有一人发声。对于那些一直举手的学生要适当予以忽略,尽量兼顾每一名学生。

学生回答结束,教师不要给学生类似回答正确或者错误的回馈,不要让学生发言有对或者错的压力。

每一堂课由教师、助教和随机一名学生为全班同学的课堂贡献打分,打分标准应量化透明,保证公平。

3、课后反馈

使用期望管理,及时把考试结果反馈给学生,先发参考答案,隔天下发考试成绩,让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有正确的期待,避免严重的心理落差。

增加课堂参与在考核中的占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在近三天的讨论学习过程中,与会教师代表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深化了对案例教学的内涵、适用性和应用技巧的理解,老师们也提出了很多对于案例教学的独特见解。 

  

复旦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顾丽梅教授认为,案例教学可以促使理论学习达到更好的效果。“MPA学生的特点是在职读研,以前我在课堂上应用案例教学的时间较少,主要是考虑到他们的特点是实际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较为薄弱,担心课堂上应用过多案例,会影响理论知识的学习。但是经过这次培训,我发现理论和案例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只要教师对案例的设计得当、目标明确、引导到位,学生在案例学习过后可以自己总结规律、提炼理论,从而获得更佳的学习效果。再者,当今社会信息获取手段多样、网络发达,理论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只要运用得当,案例教学不会影响理论的学习。应当消除对案例教学的某些偏见。以前我会认为例如政治哲学这样的学科不适合用案例讨论的方法授课,但是这次培训后感觉多数学科都是可以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前提是方法得当、情景设置合理。有的老师可能觉得自己的教学风格不适合使用这种方法,但是我认为任何性格的老师都可以从自己熟悉的角度出发,设计出适合自己的精彩案例和开发适合自己风格的教学方式。”

 

南开大学翟磊副教授谈到转变思维方式对于编写案例的重要性。“我们之前习惯于先找到一个有冲突有焦点的一件事,深挖这件事,然后考虑让学生从哪些角度出发讨论这个问题,可能有一两个理论作支撑但是很少专门去寻找议题和理论。但是经过这次培训,我发现要编写一个好的案例首先要找到一个议题和理论中的一个点,然后从这个点出发去编写案例,即先写教学手册,再写案例。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虽然做不到像哈佛、毅伟那样的全案例教学,但是这样写出来的案例针对性也会更强。” 

 

国防科技大学朱仁崎老师认为,案例教学首先是服务于课堂知识点,教师不能为了案例而讲案例。“案例教学中可以先介绍本次课程主要内容范围,再通过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体验,让学生深入感受把握知识点;案例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可使用视频等新媒体技术展示䅁例,以及角色扮演、现场体验等形式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兴趣等等;MPA的案例教学还应紧扣公共管理学科的性质,模仿其他学科的案例教学方法不会完全适用。当然,案例教学只是一种教学辅助策略和手段,应用案例教学应从教学目的与内容要求,学生本身的特征与体验需要出发,选择他们能接受的案例进行分析。” 

  

长春工业大学李业旗教授表示,经过这次培训,对案例教学有了新的认知和理解。“之前我理解的案例教学更像一个举例说明,案例之后是一个简单的讨论,最后有一个分享、总结和提升。但是陈时奋教授讲到要在总体设计上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案例情景,把知识点埋在案例深处,把握课程进度,然后用剥洋葱的方式去讲课,让我收获很大。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制约着案例教学在中国专业学位教育中的推广和应用。中西方学生从小接受教育的环境背景不同,中国学生的学习模式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同样地,进入社会后,行政领导的决策模式也制约人们采用多角色多角度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制约讨论式学习习惯的养成。我们可以在大学训练学生通过讨论式学习寻找答案,但是如果要大面积地应用这种方法,既需要强调老师作为推动者、先行者的角色,也需要中国几代人改变社会环境的努力。” 

 

最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MPA教育中心主任许光建教授主持了闭幕式。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董克用教授在闭幕式上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了案例教学在专业学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分享了自己对案例教学的深刻见解。他指出,专业学位教育区别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地方在于它更多地注重于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一般的知识的积累和理论的理解。在国际上,无论是MBA还是MPA,都已经广泛地运用了案例教学。案例教学不是简单的应用题,也不是简单的举例子。它强调场景,强调角色,强调参与。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不追求标准答案,它强调开放性和多样性。他表示,相信在各方的推动下,案例教学方法在我国MPA教育中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我们的MPA培养质量也会得到大大的提升。 

本次师资研讨会圆满结束,会后老师们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将有力地改进和完善下一步的师资培训活动。

Air Huarache Classic

0
0
浏览量
2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