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方案

 20122月)

 

. 招生类型及报考资格

复旦大学MPA招生类型分为“全日制”和“在职攻读”两类。“全日制”学生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招收,“在职攻读”学生通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全国联考”招收。

报考资格以当年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有关文件为准,一般要求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具有学士学位和3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不招应届毕业生。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光远大,知识广博,富有创新思维,勇于开拓,善于沟通与合作,适应于社会和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能够胜任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高层次管理工作,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应用型管理人才。

 

.  课程体系结构

复旦大学MPA课程体系贯彻核心内容刚性化、方向内容弹性化和社会实习延展化的原则,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核心课程,第二是专业方向必修课程,第三是选修课程,第四是社会实践。

 

.  课程、学分和时间分布

复旦大学MPA学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其中,核心课程19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程11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总学分为40学分。

同时,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所有科学学位研究生课程,都向MPA学生开放,供有条件的学生选修。MPA学生选修的科学学位研究生课程,可以抵算为MPA学分。

 

具体课程安排如下:

㈠核心课程(共919学分)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

3

研究生英语

2

4

公共管理

3

5

 公共政策分析

2

6

政治学

2

7

公共经济学

3

8

宪法与行政法

2

9

公共伦理

2

注:“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为复旦大学研究生院特别要求开设课程。

 

 

㈡专业方向必修课程(511学分)

序号

课程名称

学分

1

社会研究方法

2

2

组织行为学

2

3

电子政务

2

4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

2

5

名家论坛

3

:“名家论坛”为系列讲座课程

 

㈢选修课程(学生自由选择,最低48学分)

复旦大学MPA设有公共管理和涉外公共管理两个专业方向,选择不同的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每门2学分,公共管理方向提供20门选修课,涉外公共管理方向提供12门选修课。学生根据不同专业方向选择选修课程,至少选择4门,多则不限。

 

鼓励教师开设MPA创新课程。在MPA创新课程经教学实践不断完善成熟的前提下,以上复旦大学MPA的课程内容将有所修改。

 

㈣社会实践(2学分)

复旦大学MPA社会实践采取三种形式:1、暑期社会调研,为期约10天,要求写出调研报告;2、出国(境)交流访学,为期约20天,要求写出访学报告;3、在教师辅导下撰写社会调研专题报告,字数约为10000字。

复旦大学MPA学生可以采取上述3种方式之一完成社会实践,取得2个学分。                                                                                                                                                                                                                                                                                                                                                                                                                                                                                                                                                                                         

 

五、上课方式

复旦大学MPA采取周末上课与集中上课相结合的方式。即平时以周末上课为主,但每个学期和不同的班级又有集中上课的环节。具体说,海关班MPA学生以集中上课为主,每学期集中一次,每次集中3周时间。全日制MPA学生除每个周末上课外,每学期集中上课一次,每次集中时间为10天。在职MPA学生以周末上课为主,每年集中一次,集中时间在暑假期间,每次集中时间为一周。

 

六、师资队伍

复旦大学MPA师资按照“双师型”要求建设师资队伍,即有专职教师,又有富有实际工作经验和一定理论素养的中高层领导干部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除参与教学以外,也担任研究生论文的指导工作,并负责指导MPA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要逐步使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31

各个专业方向都有明确的师资团队承担教学工作。要求每门课程由一个教学小组2-4名成员组成,以确保师资的充裕和延续性。可以由课题小组共同完成教学任务。鼓励采取集体备课。

 

七、教学形式

采取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综合运用讲授、研究、案例分析、现场体验、模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多种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建设绩效管理实验室和危机管理实验室,丰富MPA教学手段。

 

八.关于论文
和指导老师

论文开题和选导师在第三学期进行。复旦大学MPA
文指导老师采取“双师制”。导师选择范围:以国务学院教师为主,适当吸收复旦大学其他院系和上海市其它院校老师参加,条件是副教授以上职称,给复旦大学MPA上过课或做过讲座。同时,大量吸收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政府部门和其他公共机构的领导干部担任MPA的论
文指导老师。原则上每名导师指导的学生不超过5人。

MPA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开题、撰写、评阅、盲审及答辩等环节完成。学位论文的字数在3万字以上。论文的答辩在第五学期进行。

学位论文可以是公共管理专题研究、案例分析、政策分析,也可以是理论和学术问题探讨。

 

 

九、论文发表

鼓励MPA学生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原则上复旦大学MPA研究生在就读期间至少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或复旦大学MPA《天下杂志》发表一篇以上论文。复旦大学MPA中心每两年编辑出版一期“复旦大学MPA优秀论文集”(以书代刊)。被选入优秀论文集,视为公开发表论文一篇。

 

十、学位授予

复旦大学在职MPA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及社会实践,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法学分委会审核,授予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

复旦大学全日制MPA研究生完成课程学习及社会实践,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法学分委会审核,授予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及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证书。

 

 

 

复旦大学MPA教育中心

Air Jordan XIII Slippers

0
0
浏览量
5636